原标题:法媒:能源危机加剧中欧地区不平等
参考消息网9月30日报道 法国《世界报》网站9月28日发表题为《能源危机加重中欧地区不平等》的法媒文章,作者是危机玛丽·沙雷尔,全文摘编如下:
中期来看,加剧这无疑将会是中欧欧洲大陆所遭遇的能源危机造成的最痛苦的社会后果之一。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贝娅塔·亚沃尔奇克解释说:“由于中欧和南欧最贫困家庭的地区能源支出比例高于富人,因此受通货膨胀的不平影响更大。”鉴于这些国家在福利和再分配方面比西欧更差,法媒价格飙升导致的危机不平等加剧“可能会很严重”,尤其“会持续很长时间”。加剧
这是中欧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9月28日公布的最新经济预测中提出的看法之一。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于1991年,地区旨在支持前苏联地区的不平经济转型。在2021年11月发布的法媒一份报告中,该行就已经强调指出,危机与供暖和能源相关的加剧不可压缩开支占家庭开支的比例在罗马尼亚是25%,匈牙利是22%,德国则是7%。现在情况已显著恶化。该行所涵盖的从波罗的海国家到中亚国家在内的37国7月份平均物价涨幅超过16.5%。
更糟糕的是,天然气现在占北马其顿、摩尔多瓦、乌克兰的供热产能的四分之三以上。这预示着一个艰难的冬天,特别是如果温度下降很多的话。该行强调,在能源危机发生前,中欧、南欧和中亚近三分之一的家庭就已经负担不起自己供暖的费用了。
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采取了措施以遏制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波兰将汽油增值税从23%降至8%,将取暖增值税从23%降至5%。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对民用电价或天然气价格单个或两个全部设置上限。亚沃尔奇克认为,“这些援助措施没有充分针对最贫困人口,也没有为节能提供足够的激励措施”。
面对这些严峻的情况,该行对2022年经济增长预测比5月份更为乐观。该机构认为,37国今年的经济增速为2.3%,而之前预期是1.1%。亚沃尔奇克表示:“今年上半年,东欧的经济活动表现较好。这尤其与家庭花费了在新冠疫情期间累积的积蓄有关。在中亚,我们所担心的悲观场景并没有成真。”
随着与疫情相关的防控措施取消,边境重开,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工人回到了俄罗斯并重新向国内汇钱。上半年寄往吉尔吉斯斯坦的侨汇增加11%,寄往乌兹别克斯坦的侨汇增加96%。这支持了当地的经济。同时,作为碳氢能源生产国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则从能源价格上涨中获益。
亚沃尔奇克认为更令人惊讶的是,“自乌克兰战争和对俄制裁以来,货物贸易路线已被改写,中亚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中国产品再出口到俄罗斯是那里的一项主要经济活动,这是由小型企业和个人完成的。今年,中亚的经济增长因此会达到4.3%,比5月份的预期增加1.2个百分点。
相反,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对2023年区域整体经济增长预期更为悲观。该区域GDP平均增长3%,而5月的预期是4.7%。这和通胀将继续攀升有关,也和乌克兰战争的后果会变得更加具体有关,特别是如果这个冬天非常寒冷的话。东欧天然气使用密集型行业(包括钢铁、铝和部分汽车行业)受到的扰乱可能会恶化并拖累经济增长。这尤其涉及非常依赖德国产业链的国家。而德国自己已经在经济衰退的边缘了。捷克2023年的经济增长将因此降低到0.5%,远低于2019年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