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巨头有“危机”吗?好像没有

目前,危机人们最关注的美国问题是: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疯狂扩张之后,美国科技巨头会不会进行大规模裁员?科技Meta刚刚公布的裁员计划,以及推特被马斯克收购之后的有好裁员,似乎成为了悲观者的像没最佳论据,也被国内社交媒体迫不及待地反复放上热搜。危机然而,美国从最近一个季度的科技财报电话会议看,除了Meta,有好其他美国科技巨头都没有结构性的像没裁员计划。

按照谷歌CEO的危机话说,今年第四季度谷歌的美国招聘肯定会“放缓”,还要用一段时间消化2021年大规模校园秋招的科技成果;但是“招聘放缓”只意味着人员增长变慢,而不是有好人员缩减。微软CEO的像没说法与此类似,强调会在Azure这种高增长业务当中继续招聘;此外,等到对动视暴雪的收购完成,微软还会增加约1万名员工。至于苹果,它的收入和利润都没有下降,总体财务表现健康,就更没有必要裁员了,分析师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也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

相比之下,亚马逊是一个异数,因为它的员工实在太多了——全职、兼职人员加起来超过150万人,大部分在仓储和配送部门,会随着季节剧烈波动。但是,如果仅仅考虑白领员工(技术研发、产品、运营),总体趋势肯定是上涨的。上个季度,AWS的订单金额增长了57%,达到了收入增速的两倍,这意味着工程师会有更多的活干。现任亚马逊CEO就是AWS的创始人,他绝不会坐视微软Azure后来居上,一定会把军备竞赛进行到底。

至于Meta这个倒霉蛋就不用细说了,由于扎克伯格的无能,这家公司在2020-21年的行业高峰期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它的广告业务全面落败,“元宇宙”业务亏得只剩底裤,非广告互联网业务则几乎没有商业价值。众所周知,奈飞已经在多年的掉队之后被踢出了“互联网巨头”的行列,看样子下一个被踢出去的肯定是Meta。至于会不会有公司递补、由谁递补,那就不是现在看得出来的了。

鉴于美国科技巨头普遍缺乏大规模裁员意愿(注:仅有Meta除外),而美国计算机技术人员的涨薪潮流还没有结束(越是重要的岗位越是还在涨薪),所以这些公司接下来还会蒙受巨大的成本费用压力。华尔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个季度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你们还会进一步扩张人力吗?扩张速度会如何?怎么平衡长期发展与短期利益?说白了,就是希望它们“更有效、更负责地花钱”,别搞得像扎克伯格一样,在毫无意义的VR头盔上面一年亏掉50亿美元,还自以为掌握了互联网的下一个入口。

当然,像扎克伯格那样人菜瘾大的CEO,在美国互联网行业是少数。因此,Meta面临的困境也完全不能代表美国互联网巨头。这两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疫情加剧了欧美消费者的“线上化”和企业的“数字化”倾向,由此导致了游戏业务的火爆、电商渗透率的提升、人工智能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张、云计算和SaaS迎来又一个春天。经济周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这个趋势,却不可能逆转这个趋势。

等到经济周期的钟摆重新回到上行状态,战略清晰、人员严整、基础研发有增无减的美国互联网巨头将进一步巩固它们的竞争优势,并交出更好看的财务业绩。可想而知,到时候这些消息将不会频繁出现在中文微博、小红书和知乎热搜上(如果届时还有热搜的话)。这再次告诉了我们,学好英语、熟读原版财务报表的重要性。这同时告诉了我们,如果今年你的亲戚朋友家有孩子考大学,让他学计算机仍然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即便没报上计算机也应该业余学一些Python。

因为人类的未来仍然是互联网,而不是别的什么莫名其妙的概念。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改造才刚刚开始,现在说互联网不行了就好像1870年说工业不行了一样,或许一百年以后正确,反正现在不正确。当你对这一点有疑惑的时候,去读一下谷歌、亚马逊或微软的财报就能解决你的一切疑惑,并且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

休闲
上一篇:打新早报:中国烟草供应商昆船智能申购,市盈率低于同行
下一篇:昔日“鸽王”彻底转鹰 欧洲央行加息75个基点或箭在弦上